期货布林线极限指标(期货布林线指标参数设置)
布林线指标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分析工具,是由美国分析师约翰·布林格(John Bollinger)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的。布林线指标通过计算一定周期内的价格标准差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上下两条标准差线,来判断价格波动的极限情况。
布林线指标的参数设置包括周期和标准差倍数两个方面。
首先,周期是指计算价格标准差的时间范围,常用的周期设置包括10日、20日和50日等。周期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,一般来说,较短的周期可以更快地反应价格变动,但也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;较长的周期则可以过滤掉噪音,但反应速度较慢。
其次,标准差倍数是指布林线的宽度,一般设置为2倍标准差。标准差倍数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市场的波动性来进行调整,较大的标准差倍数可以使布林线更宽,从而提高极限指标的判断准确性,但也会增加假信号的概率。
在应用期货布林线极限指标时,我们可以根据价格与布林线的关系来判断市场的超买超卖情况。
当价格上穿布林线上轨时,表明市场超买,价格可能会回调或者震荡下行。当价格下穿布林线下轨时,表明市场超卖,价格可能会反弹或者震荡上行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单纯的价格上穿或下穿并不能作为买卖信号,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确认。
同时,布林线的宽度也可以反映市场的波动性。当布林线收缩时,表明市场波动性较低,价格可能会进入横盘整理或者趋势停顿的状态;当布林线扩展时,表明市场波动性增加,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。
除了极限指标,布林线还可以与其他技术指标结合使用,来进行更准确的判断。例如,可以结合动量指标、相对强弱指标等来确认买卖信号,或者结合移动平均线等来判断趋势的变化。
总之,期货布林线极限指标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,通过计算价格标准差来构建上下两条标准差线,从而判断价格波动的极限情况。在应用过程中,需要合理设置参数,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,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。当然,技术指标只是辅助决策的工具,投资者还应注意市场基本面的变化,做出全面的判断和决策。